有人說,招聘面試做多了,自然就對人的內心有了更多的了解,要不怎么都說,一次面試遠比一次相親了解的透徹呢。因為面試官始終是以質疑的心理在探索對方的世界,無論這個是對方已知或未知的心理區域。見過太多的候選人在面試時候的各種表現,喜怒哀樂一應俱全,在這個微觀的世界里,我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是孤獨的,而這種孤獨,注定了內心無助的恐懼與彷徨;蛟S,和心理咨詢師最接近的職業,就應該是招聘面試官了。
最近看到篇文章,寫的是各種奇葩候選人,筆者心中不免惆悵,想想在這些年的招聘面試中,的確也遇到過不少讓人驚愕的事情。有在面試的時候說起離職經歷痛哭流涕的,有在說到前上司各種不公咬牙切齒的,也有說到前公司團隊文化充滿懷念的,也有在面試時述說自己遠大理想的,這些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應了候選人內心最真實的性格。 筆者還記得當初有個候選人應聘物業項目經理,當被問及,在過去的管理經歷中,哪件事情讓他覺得最引起為傲時。候選人頓時臉上表現出無比的自豪感,滔滔不絕的述說起如何在防臺防汛期間帶領團隊在一線為業主服務的過程,那種自豪是一種油然而生的感覺,沒有任何矯揉做作,當被追問為何覺得這件事情讓他如此印象深刻時,候選人說“我覺得在關鍵時刻做為管理者就該挺身而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當我還是基層員工的時候,我當時的領導就是這樣做給我們看的,我一直覺得,領導就該是這樣的”,這話之所以讓筆者印象深刻,是因為這個回答遠比那些吹噓如何管理團隊的假設性話語更打動人,候選人現場的表情和感覺是如此的感染周圍人,筆者相信,這個時刻的面試評估,比任何人事測評工具都要來的真實。 可能有人說,如果候選人是有表演的成份呢,其實,真的當你遇到一個如此的候選人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在此時此刻的他,并不能知道問題是什么,身體不自覺的表現也會透露出他潛意識的真實想法,是就是是,不是就肯定不是,所以,應用基于勝任力模型的結構化面試的時候,并不能完全相信你的耳朵,也要相信你的眼睛。
可惜的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候選人都是如此的。無論簡歷如何包裝的精美,也無論之前做過多少的準備,其實在特定的環境中,除非你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否則,你一定會感到無助。這種無助并不一定是想象中的那么怯弱,恰恰相反,過度的自信有時候也是緊張的表現,當然,相對而言,怯弱的更容易被發現,而自信,有時候會和自傲聯系在一起。
我們繼續來說個故事吧,雖然這個故事可能是太普通了也比較久遠,不過萬一能引起大家共鳴呢。筆者記得幾年前去外地做校招,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都是比較天真無邪的,所以,我們對于應屆畢業生的問題也都相對沒那么尖銳,主要還是考察他們的求職動機和意愿。當時遇到過一個很不錯的候選人,成績優異,系學生會主席,還是系籃球隊隊長,也得了不少的獎學金和榮譽,專業也對口,就業辦的老師也很推薦,總之就是很優秀的。從我們校園宣講會一直到校園招聘面試,一路都是表現極為出色的幾個人之一,我們當時內部都在說,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就能成為我們的同事了。但有時候人就是容易在驕傲自滿的時候暴露弱點,就在我們全部面完現場統計面試評估分數,現場準備宣布入圍終面名單的時候,筆者和當時負責校園招聘的同事在門外一起和他在聊天,說到為什么會喜歡籃球時,他的回答是“享受進球時候的那種成就感”,那我們就打趣說,那足球也可以啊,他的回答是“我不喜歡足球,因為相對于足球,籃球更能讓我有掌控全場的感覺,我作為隊長,能近距離的指揮隊員按照我的想法打球,無論進攻或防守!蔽覀冇悬c驚訝,又問“那有沒有不聽你的隊員呢”,他冷冷的說道“有,那我只能讓他們出局,永遠不能再在系隊打球,我要的是絕對的權威。”其實這話如果放在其他地方或許并沒什么,但是當時我們公司最看重的就是團隊協作,所以結果就是,我們果斷放棄了這個應屆畢業生。
有時候,招聘面試看的并不是你的專業能力有多強,也不僅僅局限在面對面坐下來的時候才是面試,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任何點,都可能讓你對候選人的內心有深入的了解,這些,不會被任何光鮮的經歷所掩蓋,招聘面試錄用的風險往往也就在此,那些冰山下的東西才往往是最致命的。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有交集也有隔閡,所以有人說招聘面試要像談戀愛那樣,可是仔細想想,招聘面試遠比談戀愛難的多,因此彼此在利益沖突的時候,都會想讓自己得到最大的實惠。而談戀愛呢,有時候付出的多,有時候付出的少,只要心甘情愿就不會計較。所以,招聘面試的殘酷其實比談戀愛有過之而不及。
見過面試的時候有男/女朋友陪的,也見過有父母甚至長輩陪的。那時候筆者就覺得,這些孩子的內心應該還是需要保護的,職場太慘烈的,可是又反過來想想,不在激烈的職場中磨練又如何能快速成長呢。反之,對于那些深諳職場之道的候選人,往往在舉手投足間都會迎合面試官的喜好,也是容易得到一部分面試官青睞的。真的想要做到完全面試公正,有時候想想,的確挺難的。
招聘面試,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候選人的表現,所謂再多的面試技巧,都不如實戰來的有意義,也就是那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人的內心本來就是復雜的,復雜到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個面試者是如何表現給你看的,是喜,是悲,是哀,還是怒,只有當你洞悉了真正的招聘需求以后,你才能知道,怎樣的候選人才是真正適合企業的,這就是,看人識人辨人定人的邏輯。
|